长路漫漫,唯剑作伴丨营地专访《符文战场》执行制作人柴诚然上篇


- # 英雄联盟
- # 符文战场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本次上海行,营地有幸受邀独家采访到了《符文战场》执行制作人柴诚然先生,作为多年的LOL玩家,头一次拜访拳头游戏在上海的总部让我心潮澎湃。当然也更加期待通过这种1V1聊天的方式下,从制作人口中套到更多的独家情报。
采访的开展比我想的轻松很多,双方作为LOL的老玩家很快就进入对早期LOL的追忆当中。我也趁机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为何选择制作《符文战场》这款实体游戏?诚然表示,这一决策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英雄联盟》作为一个拥有庞大玩家群体和丰富宇宙背景的超级IP,其价值不言而喻。而将其从虚拟的电子游戏领域拓展到实体卡牌领域,无疑是对 IP 价值的进一步挖掘。这就像为《英雄联盟》的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能让玩家以全新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的魅力,延续他们对这个IP的热爱。
从市场角度来看,近年来集换式卡牌游戏(TCG)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那些有着二三十年历史的经典 TCG 游戏依然拥有稳定的玩家群体,而新的 IP 卡牌游戏也不断传来成功的喜讯,这充分说明了 TCG 市场的巨大潜力。拳头游戏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发展机遇,《符文战场》的诞生也是顺应这一市场趋势的必然结果。
再者,玩家的需求是驱动游戏创作的重要动力。许多玩家渴望 “面对面的游戏” 所带来的社交体验,以及策略游戏中那种烧脑的乐趣。《符文战场》支持 1-4 人游玩,多样的模式能让玩家们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对战,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同时,丰富的卡牌类型和策略变数,也精准契合了玩家对策略性玩法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英雄联盟》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海量精美美术资源,为实体卡牌的设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资源运用到《符文战场》中,能打造出视觉效果惊艳的卡牌,从第一眼就吸引住玩家。不得不说,这样的考量既贴合市场实际,又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为《符文战场》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诚然和他的团队对国内TCG市场充满了信心,他觉得如今的实体集换式卡牌市场呈现出诸多积极的特点。从全球和中国大陆市场来看,规模都在持续扩大,已然成为泛娱乐消费中一个高增长的细分赛道。
在竞争格局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传统老牌 TCG 依旧占据重要地位,而新兴的 IP 和产品也在不断涌入,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多元化的竞争,不仅能推动整个市场的创新发展,也能给玩家带来更多的选择。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更是市场繁荣的有力证明。让我开心的是诚然和他们团队的小伙伴很多都是我们旅法师营地的用户,对营地很多情况都非常了解。
同样,我们都认为实体集换式卡牌自身的属性优势也十分明显。依托热门 IP 设计,能借助 IP 的庞大粉丝基础获得稳定受众;其社交收藏属性,让消费者可以通过交换、展示卡牌进行社交互动;游戏娱乐属性则能让玩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些属性相互叠加,共同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也为市场助力不少。线上交易平台方便了卡牌的买卖和交换,扩大了交易范围;线下的各类赛事、展会等活动,增强了玩家的体验感和社交性。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较低,市场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符文战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再说回《英雄联盟》IP,我其实一直担心的是将《英雄联盟》IP 搬到线下,会面对非常多挑战,毕竟目前看固有用户以MOBA和自走棋用户为主,会有多少玩家对TCG感兴趣入坑不好说。诚然也坦言,玩法适配与上手难度是首要难题。《英雄联盟》线上游戏的操作策略深度很高,将其转化为线下实体卡牌游戏时,如何在兼顾策略深度的同时降低上手难度,是团队必须攻克的难关。如果玩法过于复杂,新手玩家可能会望而却步;可要是简化过度,又会失去游戏原有的策略魅力,这其间的平衡很难把握。
线下渠道建设与运营同样是一大挑战。实体卡牌游戏依赖牌店等渠道,要让《符文战场》被广泛接受,就需要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牌店,确保卡牌供应和玩家有交流对战的场所。但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各异,牌店的管理和运营标准很难统一,而且要保证卡牌在各地均衡供应,避免出现部分地区缺货、部分地区积压的情况,也并非易事。尽管挑战重重,但诚然表示,团队始终怀揣坚定信心,会与合作伙伴携手,为玩家打造卓越的游戏体验,提升运营服务品质。
从聊天中得知,由1v1、2v2以及大乱斗等多玩法并行是游戏的设计初衷。因为能很好地兼顾不同类型的玩家,满足竞技玩家需求的同时,也能让休闲玩家找到乐趣。此外,超编卡的异画提升了整个游戏的收藏价值,战场的设置加快了游戏的节奏,这些机制相互配合,为游戏的整体框架打下了基础。
游戏设计过程中,针对地牌的设计,其实是整个团队最纠结的。早期曾将费用体系与卡组构筑深度绑定,但这种机制会导致 “卡地” 或 “爆地” 的负面体验。当关键费用牌上手节奏断裂时,玩家会陷入无费可用的被动局面;而费用牌过量抽取又会挤占输出卡牌的卡位,造成资源浪费。
这一机制在团队中引发了激烈讨论,部分竞技玩家强调费用稳定性对操作空间的影响,休闲玩家则更在意连贯出牌的爽感体验,甚至还衍生出了设计理念的争执。最终,开发团队将符文体系(费用系统)独立成单列资源线,通过可视化的符文积攒机制替代传统卡组混编模式。这种调整既避免了费用牌抽卡偏差导致的体验断层,又让玩家能更主动地规划资源节奏,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 “卡地 / 爆地” 的随机性痛点。
在澳门首次亮相后,团队也积极收集大家的反馈,其实整个团队都由衷感谢玩家社群对《符文战场》的关注与反馈,就像之前的 UI 设计优化,收到玩家建议后,团队即刻启动内部专项研讨并第一时间完成迭代升级。
针对当前简体中文版本中存在的表述偏差,他们已建立专项机制。一方面设立专职团队常态化收集玩家反馈,持续优化翻译质量,玩家还可以在《符文战场》的小程序 Q&A 版块留言,团队会尽快回答,优先解决核心表述不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后续的系列产品将持续调优游戏内文本描述,进行全维度本地化精准打磨。他们始终将玩家体验视为核心优先级,会以周期性更新的形式推进这些优化工作。
在《符文战场》的设计中,部分英雄牌没有体现《英雄联盟》内其原有的技能,而是设置了新的技能。对于这一点,柴诚然先生表示,作为一款依托《英雄联盟》IP 打造的实体卡牌游戏,团队一方面要充分考量《英雄联盟》IP 核心玩家社群的体验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深度结合 TCG 产品的平衡性特质与 TCG 玩家的竞技诉求。所以在部分英雄卡牌的设计中融入全新技能体系,是为了同时满足多元玩家群体的体验期待。这样的设计理念,既尊重了原 IP,又兼顾了新游戏的特性,是一种巧妙的平衡。
我跟诚然在拳头游戏上海办公室大概聊了得有两个多小时,除了大家比较关注的游戏设计、推广节奏、拳头游戏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外,还聊了很多线下推广和赛事相关的话题。碍于篇幅问题,我会将剩余的内容整理到下篇。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