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的游戏》评测:卡牌RPG的新标杆

  • # 独立游戏
  • # 电子游戏
  • # steam游戏

自从《密教模拟器》把卡牌RPG这一冷门的角色扮演游戏类型发扬光大以后,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模仿者,玩家们乐于将手里的卡牌放置在各种各样的卡槽中,以探索出无限的可能。这一次,我们要在《苏丹的游戏》里扮演一位苏丹幕下的重臣,陪伴暴虐的苏丹来玩一场危险的游戏。

 

伴君如伴虎——宏大世界下的生死挣扎

 

在《苏丹的游戏》的世界中,残暴的苏丹以暴虐、欺凌弱者为乐,他每次都会为玩家指派4种任务卡牌(纵欲卡、奢靡卡、征服卡、杀戮卡) 中的一张,玩家需要在7天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否则就要面对死亡的命运。完成任务后,则会触发下一个新的任务,周而复始。

在游戏流程中,会不断地触发各种特殊场景和事件,玩家可以在当中放置不同的卡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放置卡牌的简单玩法想要玩出角色扮演的沉浸感并不容易,然而《苏丹的游戏》用精妙的叙事技法和扎实的文本水平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在苏丹严酷的统治下每一个人艰难求生的际遇:有的人散尽家财、出卖朋友,只为博苏丹的欢心以换取一线生机;有的人皈依宗教,妄想在虚妄的精神世界里逃避世态炎凉;还有人在朝堂之上卑躬屈膝,却在暗地里酝酿了一场革命,企图推翻邪恶的苏丹……

游戏用超过百万字的文本将一个鲜活的世界完整的展现在了玩家面前,NPC不只是协助玩家体验游戏的工具人,每一个角色都有自恰的生存逻辑:你的爱人和朋友可以在价值观的冲突下离你而去;你的仆人和门客也会因为个性不服从你的安排,甚至为了利益背叛你;你的政敌可以在苏丹面前进献谗言,却又在私下里和你寻求合作的机会。而游戏的反派也不再是依附于主角的存在,苏丹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诉求,一味地讨好不见得能让他满足,适度的冒犯却也能为自己争取到机会,这就给了玩家巨大的尝试的空间,充分的感受游戏的乐趣。

 

不得不说,《苏丹的游戏》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游戏体验,有伴君如伴虎的生存危机,需要作出大量策略性与道德的抉择,给玩家巨大压力的同时也给了足够开放的抉择空间,并且没有因为游戏的开放性而丧失作品自身的价值判断,没有纵容玩家成为一个为虎作伥的恶人,这些绝妙的的设计,让《苏丹的游戏》成为了我近年来玩到的最有跑团感的作品。 

 

跑团式玩法——角色成长与场景探索

说到跑团感,这个游戏并没有把独特跑团体验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而是有一套基于骰子的判定机制和完整可靠的数值系统。玩家和NPC都有一套数值,代表着角色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影响各类事件的结果。作为一款卡牌RPG,《苏丹的游戏》也加入了一套可玩性尚可的经营系统,涉及一些场景交互和资源管理的玩法,允许玩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跑团一样,更高的数值意味着更高的数学期望,但是最终的判定结果仍然由骰子来决定,骰子的随机性也依然能让事情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这套数值系统和游戏的叙事框架相得益彰,数值的提升可以驱动玩家更深入地参与到故事中,而不断提升的能力也可以给玩家正向的反馈,即便是身处于充斥着道德抉择与权力博弈的险恶环境,能力提升后带来的安全感也足以让玩家感到安慰。

 

当然,这套系统还不够称不上完美,它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准备不足的玩家也许会因为一次糟糕的运气就让游戏崩溃,好在游戏还是为玩家保留了足够的容错机制,使得玩家不会因此太过沮丧。经济系统的深度与平衡性可能是一个更大的问题,部分行动的过高收益会让老练的玩家快速获得数值的积累,让游戏失去挑战性。

 

 

瑕不掩瑜——独立游戏的小小缺陷

虽然我对这款游戏充满了溢美之词,但是我还是要在鸡蛋里挑些骨头,作为一款独立游戏,《苏丹的游戏》的制作规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任何方面尽善尽美。除了我在上文所提到的经济系统的短板之外,游戏还有不少的小问题。首先是题材比较黑暗,文本中有许多令人不适的描述,个人建议心理成熟一些的玩家去尝试这款游戏。

 

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游戏的中后期内容比较臃肿,随着事件不断发展,资源不断累积,玩家的思考量和操作量都会大大增加,而游戏内简化操作流程的小设计远不足以应付逐渐臃肿的游戏内容,流程的精简和操作的简化还不够好。

最后要说的是游戏的美术,其实《苏丹的游戏》有着很棒的美术水准,美术风味极佳,而完成苏丹任务卡后的画面非常惊艳。只是相对于巨大的文本量,美术资源稍显贫乏,如果能够事件的等级有不同的画面表现,游戏应该会更有层次,节奏也会更好。

 

 

综述

尽管有很多不足之处,《苏丹的游戏》仍是一款值得尝试的佳作,我很乐于看到有开发者愿意投入心力去打磨一款卡牌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一小众的游戏类型里,《苏丹的游戏》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新的代表之作。

3月31日 发布于江苏
全部评论 4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

1 4